预定热线

0533-2318789

十一旅游推荐 淄博去桂林旅游 北京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旅游好声音 听听国家旅游局怎么说

旅游资讯淄博旅行社2017-05-14
 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旅游,中国旅游深度影响世界。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多来,得到各国积极反响,逐渐形成广泛国际共识。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务实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由国家旅游局、经济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网隆重推出15集记录片《世界旅游经济观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旅游使节系列访谈》。

  接受本网采访的各国驻华使节对本次峰会给予高度关注,同时,他们对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充满了敬佩和期待。而作为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决策者、推动者和见证者,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本月初接受了中国经济网专访。李金早对中国旅游业在全面转型升级、全域发展大背景下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分享,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核心理念,针对如何帮助沿线国家实现平衡、多元的可持续发展,做了深度解读和展望。  

  由本次系列访谈浓缩而成的短视频,在中国经济网和相关国家驻华使馆官方网站同步推出。

  中国经济网: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的整体进展如何?有哪些成功的合作项目和成果?

  李金早: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多来,得到各国积极反响,逐渐形成广泛国际共识。旅游部门积极行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区域开展工作,持续密切与相关国家的旅游交流合作,推动旅游往来规模不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凸显。

  一是建立一系列“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交流机制。建立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一系列双多边旅游合作机制,举办首次中国—东盟旅游部门会议、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高级别会议、首届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首届中国—南亚旅游部长会议等活动,为深化旅游“一带一路”工作提供机制保障。指导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陆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万里茶道”国际旅游推广联盟等,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省市在客源互送、线路共建、目的地共推等方面加强横向合作。

  二是凝聚“一带一路”旅游发展国际共识。2015年举办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通过《丝绸之路国家旅游部长会议西安倡议》,各国旅游部长一致认为要“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推动沿线各国的市场互换和客源互送,努力扩大人员互访规模”。2016年举办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107个国家旅游部门一致提出“各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加强互联互通,提升旅游便利化,推进并支持区域旅游合作。”

  三是不断夯实“一带一路”民意基础。我们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合作,先后举办中俄、中韩、中印、中美、中国—中东欧、中澳、中丹、中瑞、中哈、中国—东盟等10个旅游年,覆盖国家34个,在各旅游年框架下组织民众喜闻乐见的旅游推广交流活动,增进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间相互了解,推动民心相通。同时,我们着力提升“一带一路”旅游国际影响力,连续三年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开展海外旅游市场宣传,在谷歌、优兔、猫途鹰、CNBC等主流媒体投放广告,邀请海外旅行商、媒体三千余人来华踩线采风,在全球推出“游丝绸之路,品美丽中国”宣传口号。

  中国经济网:推进“一带一路”旅游合作要有合作共赢的理念,其中最为直接的推动方式是扩大双向人员往来规模,促进共同发展。那么,目前,中国在出入境旅游方面的增长情况如何?在未来,与沿线国家游客往来游客的总体规模是不是还将进一步加大?

  李金早:2016年,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入境旅游延续增长势头,人数达1.3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分别增长3.8%和5.6%,其中外国人接待人数2815万人次,增长8.3%。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入出境总人次超过2.6亿人次。今年,我们将力争实现入出境旅游人数超过2.65亿人次。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交往也日益密切,据测算,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规模已超过2500万人次。今天,中国已成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客源市场,随着旅游合作不断深化,旅游交流规模将会进一步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国际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中国经济网:国家旅游局提出签证便利化,这将有利于各国旅游文化更加便捷高效地交流。目前,东南亚、东非和大洋洲是全球签证最为开放的地区,而中非、北非、北美相对比较严格。那么,目前,我国在旅游签证方面的整体情况如何?具体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签证合作情况如何?

  李金早:签证政策是影响国际旅游业的重要一环。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三分之二的人出国旅游需要签证。近年,各旅游目的地国均认识到中国出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性,纷纷出台便利中国公民入境的签证措施。截至2017年2月,与我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的国家达到9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国家或地区达到16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国家和地区达37个。同时,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提升外国公民入境便利化政策措施,相关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扩大我国入境旅游规模、促进旅游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起,中国陆续在18个口岸城市实施对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并订妥联程机票的51国公民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16年1月30日起,江浙沪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开始实施。截至2017年1月30日,上海口岸共为近3.9万人次外籍旅客签发了144小时过境免签临时入境许可。自2016年10月1日起,上海实行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我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在团队旅游免签政策安排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经济网:中国与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古就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但又因各自历史背景、发展理念、文化差异,也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加了不少难题,那么,在未来的交流合作中,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导国,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从哪些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推进沿线国家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李金早:“一带一路”跨越东西方四大文明,跨越了世界四大宗教发源地,跨越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三类经济体,同时也连接了全球主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近500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该区域国际旅游总量占全球旅游70%以上。发展“一带一路”旅游前景广阔,我们将重点从两方面推进,发展丝绸之路特色旅游,让旅游合作和互联互通建设相互促进。

  李金早:一方面加快“一带一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一带”旅游向特色旅游转型,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探险旅游、商务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持续提升以西安为代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旅游接待水平;推动“一路”旅游向休闲度假升级,稳步推进三亚、海口、青岛等地邮轮母港、游艇码头和海洋主题公园建设,低空飞行、邮轮游艇等新型旅游产品蓬勃兴起。

  另一方面优化“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保险国际合作,与俄罗斯建立旅游安全合作机制,通过国际再保险方式衔接两国保险体系。加强与泰国、韩国等国合作,开展旅游市场联合监管,共同应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问题。大力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设立工作,完成了“两区”实地调研和政策梳理,争取早日打通我“一带一路”沿边节点。

  中国经济网:“民心相通”作为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五通”的重要基石和前提保障,那么具体到旅游业的发展,民心相通又包括哪些内容?

  李金早: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最好方式”。我们说互联互通,旅游先通,因为旅游是实现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径。古代丝绸之路因跨国家和区域的货物流通而形成,核心是物。而“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中国与沿线国家打造“命运共同体”的进程,核心是人。我们要通过旅游活动促进沿线国家和区域间的民心相通,发挥旅游业兼容性高、带动性强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促进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文化、经济、技术、环境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让旅游合作和互联互通建设相互促进。实现民心相通,首先要通过发展旅游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的隔阂,增强人民互信,假期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中国经济网:您对中国旅游业的期待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业的共同期待?

  李金早:中国旅游起步晚、底子薄,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将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希望旅游全行业共同努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到2040年使中国迈入世界旅游强国行列,让旅游业在实现国家百年宏伟目标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更多客流和更先进的发展理念,帮助沿线各国实现自主、平衡、多元、可持续的发展,相信中国旅游业的大发展也是各相关国家的共同期盼。

打印

其他旅游资讯文章

消息

返回顶部